中共山东分局成立旧址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展室

19371227日军占领济南,随后侵占了泰安、兖州、曲阜、邹县、济宁、周村、青岛等地。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和政府官员纷纷南逃,日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所不为,百姓惨遭蹂躏,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山东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385月,毛泽东电示:徐州失守,武汉危急。我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根据这一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管辖山东和原属河南省委管辖的苏鲁豫皖边区。1938520日,中共中央派郭洪涛干部50余人,携带两部电台到达泰安。为了统一对山东抗日武装的领导,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部队。19388月,张经武、黎玉率第三批干部近200人,从延安出发,11月下旬来到边区省委驻地——王庄。

19381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1938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沂水县王庄正式成立。从此王庄,这个昔日宁静闭塞的小山村,成为创建山东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成为3800万山东人民以至华东人民注目的焦点。

山东分局(也就是山东省委的前身)。郭洪涛任书记,张经武、黎玉、罗荣桓、徐向前、朱瑞任分局委员。朱瑞任山东分局第二任书记,罗荣桓任第三任书记。

山东党组织利用日军集中兵力于正面战场,干部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且已有的干部和党员活动分子大都缺乏军事、政治及动员民众所必要的常识,于19386月决定创办军政干校,省委宣传部孙陶林任校长,刘建中任生活指导部主任,潘维周任政治部主任。到19396月干校共办5期,培训干部3000余名,直到19388月,边区省委迁至岸堤后,校址固定在岸堤,为革命培养输送了发展抗日统一战线,孤立顽固派,打击反动派。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贯彻中央做好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范筑先将军共同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10月,黎玉亲手递交了毛泽东给范筑先的亲笔信,高度评价了范筑先与我党全力合作坚持敌后抗战的功绩。

广泛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共同抗击日寇,在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领导下,成立农民救国会、工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并普遍建立了群众抗日武装组织——抗日自卫团。1942年底,民兵发展到17万人,占青壮年的21.5%,自卫团发展到82万人。在敌人对根据地进行“扫荡”时,由他们动员群众实行“空室清野、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封锁消息、掩护群众转移”等工作,使进入根据地的敌人陷入困境。

 

  中共山东分局,即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山东的代表机关。其前身是苏鲁豫皖省委,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8119日,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于193812月成立。北方局领导,负责山东的党组织和各项工作。书记郭洪涛,副书记黎玉,组织部长李林,宣传部长李竹如,青委书记钟效培                             193810月,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山东创建以沂蒙山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

  为了更好的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把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扩建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因为王庄的地理位置优越,群众基础好,再加上当时日德关系密切,我们既可以利用教堂的房间办公,又不用担心日本人的轰炸,所以王庄成为山东分局创建的首选之地。

193811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由岸堤村迁至王庄,12月,改名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中共山东分局成立后,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建设了强大的人民武装,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建立了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拥有2400万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曾创办了军政干校,党校和鲁迅艺术学校,为革命培养输送了大批宣传干部。山东分局党校:即省委党校的前身,1938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党校改为山东分局党校,在山东分局驻地以南5公里的夏蔚。郭洪涛兼任校长,陈明任副校长。党校共办五期,培训学员千余名,壮大了山东的干部队伍,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

  这面党旗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基层发展党员用过的党旗,党旗上面的镰刀斧头,表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鲜红的底色,表明共产党员要为工农和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献出生命与热血也在所不辞。党旗是赵煜琴和几位女干部自己设计,亲自一针一线缝制的。后来中共中央被迫转移,党旗就留了下来,由党员刘洪秀保存了50多年

国共合作:范筑先,国民党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3711月,范筑先将军在聊城通电全国,誓不南渡,坚持守土抗战,并热烈欢迎共产党,在山东省委的领导帮助下,他对部队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政治部,创建了干部学校,并聘任共产党员担任10个县的县长,建立了拥有6万人的抗战部队,所辖20多个县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范筑先部队日作战80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811月中旬,日军包围聊城,范筑先等被困在城内,他誓不投降,与共产党张郁广,姚第鸿率700健儿英勇抗战,最后全部牺牲。

2019年8月10日 09: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