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山根据地简介

2005年, 沂蒙山根据地旅游景区在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开工建设,2008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景区距县城30公里,旅游区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32.6平方公里,由夏蔚、双山、王庄、大战地、云头峪五大景区构成,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曾先后被评为省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分营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在这工作过,战斗过。在这里,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渗透了抗日军民的鲜血。

目前,景区有工作人员20余名。景区分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孟良崮陈毅指挥所旧址、圣母山圣母堂、沂蒙山根据地广场、沂蒙风情园等景点。其中,中共山东分局旧址、沂蒙山根据地广场、沂蒙风情园景点位于夏蔚镇王庄村内,位于村主路的东西两旁。孟良崮陈毅指挥所旧址景点位于距王庄村3华里的双山村,圣母山圣母堂位于王庄村西北角。另外,还有国防公园、童子军夏令营、军事枪战等项目。

 

 

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好在哪里?好在“青山绿水”好在“梯田层层绿”,好在朵朵白云绕山间,好在“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话好在风景秀美!沂蒙山区是世界上少有的方山地貌,群崮连绵,特别雄奇壮美者有72座,每一座山崮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正如陈毅元帅所赞美的那样:“一路好风景,七十二崮堪爱。”

这里成为孕育革命的摇篮!“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好在哪里呢?好在这里有勤劳质朴、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牺牲贡献的人民群众!他们把最后的一碗米留作军粮;把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把最后的一个儿子送上战场!沂蒙红嫂祖秀莲,一把蒙山柴,一瓢沂河水,一碗鸡汤救治八路军战士郭伍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武善桐,用奶汁哺育革命后代的张志桂、为办大众日报竭尽全力的陈忠芳和刘茂菊,还有保护党旗的刘红秀······。这就是可爱可敬的沂蒙人民,这就是凝练出“沂蒙精神”的革命老区!

沂水被誉为“华东小延安”。“人人都说沂蒙好”。沂蒙山好在哪里呢?好在它南控徐淮,北扼华北,东临大海,是非常总要的战略要地,尤其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所以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1月就明确指示:“(山东)省委工作的重心放在鲁中区,·····尤以莒县、蒙阴为中心。”沂水正处在莒县和蒙阴的中间位置,所以沂水就成了这个根据地“中心”的中心。于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沂水西北部王庄成立,徐向前、陈毅、罗荣桓、粟裕、黎玉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这里被誉为“华东小延安”。

大众日报创刊地。《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沂水成为我党我军领导山东及苏北、皖北抗战指挥机关所在地,为了创建根据地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广泛、深入的发动组织人民群众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积极支援和参加抗战,不做亡国奴,宣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大众日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大众日报》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世界报业史上牺牲最大的报纸,也成为新中国新闻人才的摇篮。

这里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沂蒙山根据地景区建有中共山东分局旧址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军事科普广场、沂蒙风情园、百年教堂等,保留了当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原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曾先后被评为省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分营地等。

    “沂蒙山”已成为一个人文概念、一个区域概念、一种精气神!沂蒙山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四周峭壁而顶平的“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地貌景观,俗称有“72崮”,著名的就有孟良崮、南北岱崮、抱犊崮、纪王崮等。每个崮都有一种高傲和昂扬的气节,就像沂蒙百姓一样,深深根植于脚下的土地,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风雨,总是面向蓝天和太阳,高昂起头颅,挺直脊梁。沂蒙山,是这片区域内大大小小所有山岭和山峰集体的姓名!

沂蒙精神,是千千万万沂蒙儿女共同的灵魂称谓!沂蒙精神,产生、发展于沂蒙老区,但她属于山东、属于中华民族;沂蒙精神,孕育和诞生于战争年代,但她不封闭僵化,不断汲取新营养,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2013年11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拜谒沂蒙山,捡拾一颗虔诚感恩的心,顿增无穷的激情与力量!

百年变迁,不变的是文化与风情,古人已逝,沂蒙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沂蒙山走向富足,不仅创造了新的荣耀与辉煌,更让沂蒙、沂蒙精神名扬四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次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调查,并评出十大幸福城市,临沂排名全国第二,幸福感指数山东第一。这个调查结果,似乎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可谓自然而然,当然必然。

沂蒙山根据地作为国家级3A旅游区,曾经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景区内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在这里,你可以这里拜谒用陈毅、罗荣桓、陈毅、粟裕等开过元勋、“红嫂”原型祖秀莲等沂蒙革命英雄,也可以寻踪创办《大众日报》的艰难历程,还可以探访“中共山东分局”旧址,还可以触摸百年前哥特式大教堂、还可以亲自体验当年沂蒙山人民小推车、推磨、碾米、烙煎饼,做军鞋、缝军衣等拥军支前活动。  

另外,从这里出发,可以走不多远就可以造访孟良崮战役陈毅战指挥所、云头峪《大众日报》印刷所旧址、八路军野战医院旧址、桃棵子村红嫂祖秀莲纪念馆、祖秀莲故居、战时邮局等等红色遗迹20余处。可以说,这里是开展红色教育、举办红色研学的理想营地——让我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体验老区人民淳朴热情,感受革命先烈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精神,这段经历,将是我们青春岁月最难忘的宝贵财富!

在这里,你可以探访开国元勋的革命生涯,聆听沂蒙红嫂、沂蒙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沂蒙乡土风情,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体验当年拥军支前劳动的艰辛,寻觅生活的痕迹,叠合他们的脚印。

国家3A级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沂蒙山根据地邀你一起,开启探查革命先辈足迹之旅!

 

 

 

 

 

 

 

  • 红色课堂在路上

课程主题:瞻仰根据地纪念馆,铭记历史感恩先烈

DAY1:上午

活动1:举行开班仪式,开启研学之旅

研学主题:组织团建,学习纪律

研学目标:锻炼组织能力,提高纪律意识

任务1:写一写你脑海中的研学旅行。

 

 

 

 

 

 

 

 

 

课程2:学唱《严守纪律歌》,研学纪律重要性

知识链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从此,内容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它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任务1:学唱歌曲《严守纪律歌》

任务2: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纪律性,并写下研学活动中纪律要求。

 

 

 

 

 

 

 

 

 

 

 

 

 

 

课程3:整理宿舍内务,提高自理能力

整理内务,在部队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部队有句话: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可见内务的重要性。内务在部队,其实就是室内卫生的总称,主要是叠被子,室内的各种物品的摆放等。但是整理内容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锻炼人形成良好的作风。通过整理内务可以使人客服惰性,改变懒懒散散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由很大的帮助。

 

写出整理内务的步骤

 

 

 

 

 

 

 

 

 

 

课程4:体验支前劳动,锻炼动手能力

任务1:体验支前劳动---烙煎饼

沂蒙生活小习俗:

   煎饼卷大葱

煎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东吃法,吃的时候,将又圆又薄的一大张煎饼,放上一棵洗净的大葱,沾上大酱,然后顺势一卷即可。电影《红日》中就有华野战士吃煎饼卷大葱的经典镜头。现在临沂的煎饼有了新的内涵,成了红色食品,来临沂经商、旅游的人们,定要尝尝满口留香回味无尽的临沂煎饼,并将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煎饼耐储存,散发粮食的馨香,吃起来香酥筋道。战争时期,深受前线战士们的喜爱。

  1. 沂蒙煎饼与沂蒙红嫂支前拥军有什么联系?

 

 

   

 

参观沂蒙山根据地革命纪念馆

DAY1  下午

课程主题:聆听沂蒙革命故事,学习革命英雄事迹

研学目标:领悟沂蒙精神,做践行传承人

知识链接:中共山东分局纪念馆包含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展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秘书处展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展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统战部展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展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社会部展室、八路军山东纵队展室、《大众日报》展室、薪火传承展室、群众工作展室。各展室主要展出战争年代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与沂蒙人民生死与共、一往无前、英勇奋斗的革命历程。

课程1:参观《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展室》

任务1:讨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是如何诞生的?谁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第一任书记?

 

 

 

 

 

 

任务2:写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所在地及其诞生的意义?

 

 

 

 

任务3:参观陈毅指挥所,并写出陈毅在这里指挥了那场战役?写出战役胜利的意义?

 

 

 

 

 

 

 

 

 

 

 

 

 

课程2:参观《大众日报》创刊地展室

知识链接:《大众日报》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报纸之一。它的《发刊词》明确宣布自己的任务时“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

 

 

 

 

 

 

 

任务1:《大众日报》的第一任总编辑是谁?

A、匡亚明  B、黎玉  C、郭洪涛  D、朱瑞

 

 

 

 

 

任务2:《大众日报》印刷所旧址在哪里?并写一写沂蒙大娘刘茂菊、陈忠芳和《大众日报》的故事。

 

 

 

 

 

 

 

 

任务3:讨论《大众日报》创办的意义并写在下边的方框里。

 

 

 

 

 

 

 

 

任务4:研学大众日报印刷技术及印刷技术沿革。

知识链接: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1]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传统印刷技术种类: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板印刷、孔版印刷(丝网印)、软版印刷(柔性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1、认识凸版印刷原理

2、认识凹版印刷原理

 

课程3:参观《薪火传承》展室

研学目标:聆听沂蒙英雄故事,感悟沂蒙精神真谛

任务1:认识著名抗日烈士武善桐,讲一讲武善桐的抗日英雄壮举。

写一写从武善桐的壮举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任务2: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旗是谁保存下来的?他是如何保存党旗的?

 

 

   

                                               最早的党旗

 

任务3:聆听用乳汁哺育革命后代的“沂蒙妈妈”张志桂的感人故事。

知识链接:张志桂 1912~1963),女,沂水县夏蔚镇江峪村人,全家5口人,2亩山地,生活窘迫。丈夫李德系中共党员,村党支部书记,较早地投入了革命斗争所以,张志桂也较早地投入了革命斗争,护理、抢救八路军伤病员,筹集公粮,制作军鞋,拥军支前,抚养革命后代,致使自己的孩子夭折,被誉为抚育革命后代的好“妈妈”,抢救伤病员、救护革命同志的红嫂”。

 

观看视频《沂蒙红嫂-张志桂》(30分钟)

 

 

 

 

 

 

 

 

 

课程4:体验支前拥军劳动,感悟沂蒙军民鱼水情

研学目标:

  1. 认识支前拥军劳动工具石碾、石磨、纺线机、织布机、小推车、扁担、酿酒工具等老物件。
  2. 了解支前劳动工具在革命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探究沂蒙山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做的贡献、作用和意义。

知识链接:在革命战争年代,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谷牧、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有140万群众参军支前,3万沂蒙优秀儿女献身疆场。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在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口号鼓舞下,沂蒙支前民工就达1018523人,支前小推车达到了314279辆,担架60397付。淮海战役期间,一共有560万人出民工,其中来自沂蒙山区的就近百万。同时村里不分男女老少为支前纳鞋底、做布鞋、碾军粮、烙煎饼,日夜劳动,无私为支前奉献。陈毅元帅曾经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战役是沂蒙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同时又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充分表达出对沂蒙老区人民无限的感激之情。

 

 

 

任务1:把你思考到的老物件写下来,并写上他们有什么样的用途。

名称

老物件的用途

 

 

 

 

 

 

 

 

 

 

 

 

 

 

 

 

 

 

 

任务2:推碾、推磨

知识链接:加工煎饼首先要通过石碾把地瓜干、玉米、小米、小麦等粮食碾碎,然后制糊,将所用原料加水,用石磨推成糊状,当地人把这叫“磨糊子”。现在,一些厂家为了提高煎饼的产量,使用机器像造纸一样制作煎饼,这种煎饼虽然也很好吃,但其样式、形状、手感、味道均不如手工煎饼。

任务3:推小推车送军粮

小探究:沂蒙山人民烙煎饼、送军粮、做军鞋、推小推车支前的是哪一样战役?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任务4:做一顿忆苦思甜饭(选做)

选取的材料有:小米、鲜地瓜、绿豆、爬豆、红小豆;学会淘米、切地瓜、选豆;学会添水、生火、做饭。

小探究:做饭的小窍门有哪些?

 

 

 

 

DAY1  晚上

课程主题:分享研学旅行收获,给家人写一封家书

研学目标: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增进交流,传递感情

课程1:分组讨论今天的课程,分享研学旅行收获

课程2:给家人写一封家书,通过战时邮局邮寄给家人

任务1:写好家书,装进信封,黏贴邮票。

视野拓展: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任务2:将邮票投递进战时邮局的邮筒中。

二、成果展示

1.个人任务

1)检查课程任务是否完成。

2)写一篇研学日记,把自己的研学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所悟写下来。

3)将自己研学过程中的绘画作品在学校进行展示。

4)回想研学中的体验活动,与家长分享你在各项体验活动中的感悟和收获。

2.小组任务(任选一个完成)

1)整理小组成员的照片集,分享给小组同学作为纪念。

2)小组成员互相给对方填写“小组评价”,写出表扬和建议。

3)小组组成“红色体验小组”,组长布置每周体验任务,小组选时间一起探讨、分享自己的体验心得和体会。

三、课程评价

每次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项目(赋分)

守时(20分)

爱护环境(20分)

安静有序(20分)

专注于研学(20分)

安全(20分)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由带队老师完成,各带队老师按要求将评价结果提交各班负责老师。过程性评价主要观察评估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如下行为,评价表如下:以上项目由带队老师记录,违反一次减5分。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实践活动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完成结题报告,按要求提交学习成果。选题完成结题报告,按要求提交学习成果。

终结性评价要素包括:①按时;②学习成果做结题报告,并配合情景剧、演讲、绘画等多元展示;③原创。

四、评价与感悟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团队评价

 

 

 

 

 

 

 

 

辅导员评价:我认为你是:

乐于助人,积极帮助同班的小雷锋

    卓越的领导力,协调队员的小领袖

    □多才多艺,为大家带来欢乐的开心果

    坚忍不拔,勇敢坚强的小勇士

    博学多识,知识丰富的小博士

    所以你可以得到   ☆   ☆   ☆   ☆   ☆

 

家长评价

 

 

 

53

 

 

 

 

 

 


问卷调查

亲爱的沂蒙红色研学旅行学员/老师:

你好,欢迎参加本次研学旅行!

为更好的改进活动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现诚挚邀请您在最后一个活动结束后参加本次满意度问卷调研。请您认真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微信或 QQ 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我们承诺对您填写的信息进行保密,请放心填写。

 

 

 

亲情沂蒙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答问卷,有机会获得明年夏令营的优惠名额!

 

结束语

研学旅行是教育部倡导下作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作为资源单位,是研学旅行开展的载体,在秉承研学旅行要求与原则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研发课程,使课程越来越符合研学旅行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实际操作的与组织过程中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确保安全,全力打造研学旅行品牌,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对内容加以丰富和完善,立足自身优势,结合辐射范围内的资源载体,不断融合具有教育意义和研学价值的品牌研学旅行线路,发展品牌线路。打破原有理念、内容、线路铸造沂蒙山根据地经典红色研学旅行品牌。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研学旅行的伊甸园,感受自然科学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体验劳动创造价值,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让学生们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学兼修的高素养的新一代国家栋梁。

 

2019年8月10日 10:32
浏览量:0
收藏